–《成为可怕的自律人》书评

成为可怕的自律人
成为可怕的自律人

我们往往没能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即理想的自己。每当我们回忆起生活中被浪费的机会、优柔寡断的抉择、没有付诸行动的努力、从未得到培养的天赋时,总是会被悔恨刺痛。然而当我们悔恨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论语》有云:“往昔不可谏,来者尤可追。”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积极的提升自己,从而掌控自己今后的人生呢?答案是两个字——自律。通过阅读美国的企业明星教练马歇尔·古德史密斯的著作《成为可怕的自律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积极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深入剖析了我们为什么没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除了借口,以及常见的15大思维误区以外,还有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此基础上,作者教给我们改变之轮和每日问答两个十分简单却非常强大的工具,通过应用它们,我们可以创造出有利于改变的环境,从而不断变得更好。

我们都是超级计划人,也是差劲行动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知易行难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先贤王阳明也倡导我们要知行合一,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成为可怕的自律人》这本书将教会我们如何轻松地做到知行合一。书中没有高大上的理论说教,只有一个个接地气的生动案例和一套简单易学的操作方法。书中的做法非常简单明了,一学就会,简单易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书中的做法与曾子的三省吾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可操作性更强。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执行简单的每日问答,来促使我们不断的、逐渐的做到自律,从而在我们认为需要改变和提升的方面有所改变和提升。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厘清改变之轮。


我们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厘清个人改变之轮的两方面:一是积极—消极轴,代表帮助或者阻碍我们的因素;二是改变—保持轴,代表我们想要改变或继续保持的行为。因此,在追求任何行为习惯改变时,我们都有四个选项:改变或保留积极因素,改变或保留消极因素。

改变之轮
改变之轮


如图所示,在改变之轮中创造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创造的积极因素。保留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保持的积极因素。消除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消除的消极因素。接受代表了我们需要在将来保持的消极因素。

第二步:设计问答清单。


根据个人的改变之轮,我们通常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去设定明确目标了。
2.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我的目标了。
3.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了。
4.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追求快乐了。
5.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了。
6.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了。
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升的方面来设计具体的问题,但是要想增加我们的投入度,我们必须问自己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去全身心投入。积极的自我提问能够诱发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新方式。积极问题揭示了我们正在尝试什么、放弃什么。通过这种做法,它们让我们认清了自己能够改变什么,让我们摆脱了牺牲感,充满了控制感和责任感。

第三步:每日回答清单。


你可以用ABCD来给自己的努力程度打分,也可以用1~100分或者0~10分打分,怎样都行。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我能否坚持这个问答清单?我是否愿意每天晚上来回答它?
为了督促我们更好的改变,我们可以坚持每天向某个人汇报打分情况,这个人就是你的“教练”。教练是一种跟进机制,他就像一个监督员一样,定期检查我们做得好不好。当知道有人在监督自己时,我们的效率往往会更高。教练还是一个调解员,在我们体内高瞻远瞩的计划人和目光短浅的行动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四步:优化调整清单。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目标或者要改变的行为习惯的变化来动态优化调整问答清单,并重复以上过程。

严格按照以上步骤和做法来做每日问答,我们将会获得一种神奇的力量,以帮助我们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好。一是它能强化我们的承诺。二是它可以在需要时激发我们的动机,让我们享受做某些事本身,并享受其过程。三是它可以把我们的目标转化为方便管理的数据。通过聚焦于努力,每日问答让我们不再痴迷于行为改变的结果,因为我们衡量的不是结果。这样,我们就得以享受改变的过程,欣赏自己每天为改变行为而做出的努力。我们不再因为没有明显的进步而沮丧,因为我们关注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这样,只要每天进步一小步,就能日积月累跨大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一个想提升自我、改变自我的人,都应该花点时间好好读读《成为可怕的自律人》这本书,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只要你按照书中的做法积极实践、认真投入,假以时日,你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并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